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 (第6/38页)
崇敬、爱慕与向往心理促使其要求後妃宫女仿效传说中仙女的发式。汉以後,这类高鬟髻式常被作为画作中的仙女发式和扮演仙女的舞女发式。 ??东汉的时髦妇女发式是堕马髻。这是一种偏重在一边的发髻。据史书记载堕马髻由东汉权贵梁冀的妻子孙寿所创。孙寿容貌出众,打扮入时,京都妇人常仿效她的发式。一次,孙寿将发拢结,挽成一长形大椎,在椎中部系上丝绳,置於头侧,因髻形如马肚下堕,故名“堕马髻”,曾在汉代都城盛行一时。以後,堕马髻为历代传承,盛行不衰。南朝萧子显《日出东南行》中就有“逶迤梁家髻”之句,堕马髻成为美丽的发髻式的代名词。当然,发髻作堕马髻或在发饰上下功夫者,只是贵族妇女赶时髦者所为,而一般妇女发饰“大都作露髻式,即簪上不梳裹加饰,也不用包帕或戴冠饰之类的东西,其中以顶发向左右平分式最为普遍。”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105页。 ??图13西汉丝屐3.木屐出现 ??冠以饰首,鞋以饰足。秦汉时的鞋有四种:一为丝鞋,即锦履(图13)。贾谊所言“今人卖僮仆者,为之绣衣丝履”即其例。贾谊又曰:“美者黼绣,庶人之妾以缘其履。” 《汉书·贾谊传》。是知富人之妻妾多着绣花丝履。一种以皮革制成,也叫鞜。“鞜,生革之履也。”《急就篇》颜师古注。其深而大者,又谓之裒。而薄革的小履,则被称作鞮。此外以柔皮作成的“头深而兑”的平底鞋,又被称为靸。一为麻鞋,穷苦人多着麻鞋。麻鞋又叫“不借”,《急就篇》颜师古注:“不借者,小履也,以麻为之,其贱易得,人各自有,不须假借,因为名也。”又曰:“不借者,卑贱之服,便易行事,宜以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