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 (第7/38页)
牛羊也。”麻鞋主要用麻所制,但也有用草或蒿的。一为木鞋,乃履下有木底者,名曰“舄”,底下有木齿者,则曰“屐”。以帛为面的屐,叫帛屐。屐一般作雨天着用,因“可以步泥而浣之”《急就篇》颜师古注。,後因其较轻便,多用於走长路,如《汉书·爰盎传》载,爰盎曾“屐步行七十里”。屐之贵者,作彩画漆饰,鞋面以五色丝为之。如东汉“延熹中,京都长者皆着木履,妇女初嫁,作漆画屐,五色采作丝。” 《後汉书·五行志》。就是一例。 ??汉代男女鞋的式样没有严格区别。男子多方头,女子多圆头,但又可通用。在日常生活中贵族着丝屦,可不随衣色。北方因天气寒冷,多穿皮靴,而南方气温高,湿润,多着草鞋。东汉时“茨充为桂阳太守,民情懒惰多无履,足多剖裂。茨教作履。”《东观汉纪》。可见至东汉时,湖南、广西一些地方尚不知晓作鞋的方法。 ??袜,又称足衣。大体上是随着鞋子同时出现的衣饰。最早的袜,可能仅用小块布、皮包裹於足上,後来才按足形缝制。汉代以前的袜,都是用皮革制作的,故又称之间为或韈 。袜在汉代称为角袜。袜高一尺余,上有带子,穿时可以束紧口,防止脱退。湖南马王堆汉墓中曾出土有袜,为短筒,用绢制成,袜口有带子二条。 ??4.士服长袍、民着短衣 ??秦汉时期的日常服装,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为长袍,一为短衣。 ??袍服均源於先秦的深衣。所谓深衣,就是把着於上身的“衣”和服於下身的“裳”(即裙)缝合到一起的衣服(图14)。汉代袍服的形制前後有所不同。据史书记载,西汉,一般地主和贵族的常服是禅衣(图15)。“初(江)充召见犬台宫,自请愿以所常被服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