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风俗史(全五卷)_第十九章《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 (第4/38页)

群臣皆随焉。”及至王莽代汉,这位雄心勃勃的新朝皇帝,年过半百,两鬓白发,出现了顶秃。为遮丑又将帻上施巾而戴之。从此帻可以将整个头部盖住。帻上加巾又加冠,帻的名称渐多,有平巾帻(即平上帻)、介帻、空顶帻等不同名称,而且职位大小不同,帻上颜色不尽相同。帻由民间进入庙堂,是礼向俗汲取养份,可证秦汉时期“风俗与礼制逐渐合一”之特征。

    ??至於裹头之巾,秦汉则一直为平民头饰。汉武帝时,馆陶公主与情夫董偃私通,事发後,汉武帝没有治他们的罪,於是,公主便带着董偃一块到殿前谢罪,董偃虽然平时衣冠楚楚,生活极其奢侈,但此时由於身份不明,只能戴着头巾,以奴仆身份谒见天子,汉武帝居然很高兴,赐给董偃衣冠一套。除平民戴头巾外,罪犯也有戴头巾的。古代有一种刑法叫髡,即剃光头,当时的奴隶多是受过髡刑的罪人,但没有受过髡形的奴隶通常是以青布束头,被汉朝时人称作“苍头”。以青布束头意在有别於平民,相当於今天黑色囚衣的作用。《後汉书·郭太传》注引《舆服杂事》曰:“巾以葛为之,本居士野人所服”。汉末张角等人组织农民大暴动,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他们都头裹黄巾为标志,称黄巾军。

    ??但是,到了东汉末年,一些名儒雅士、王公大臣,甚至称雄一方的军阀都以裹巾为尚。《太平御览》引《傅子》曰:“汉末王公,多委王服以幅巾为雅,袁绍、崔钧之徒,虽为将军,皆耆缣巾”。据说,主要是因为它可以体现出一种儒雅的风度来。

    ??与男子裹巾类似的是汉代贵妇人所用的帼,即巾帼。系在假髻上覆盖一丝织巾,并用簪固定。辽阳三道壕汉墓壁画中有头着巾帼的贵妇人形象。因巾帼为妇女的发饰,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