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 (第9/21页)
。”《合集》32297亦云:“戊申卜,其焚永女,雨。”从众多的卜辞材料上看裘锡圭:《说卜辞的焚巫尪与作土龙》,《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所焚之巫多为女巫。 ??商代焚巫求雨之俗的盛行,从商汤“将自焚以祭天”可见一斑,《淮南子》“汤时大旱七年,卜用人祀天。汤……乃使人积薪,剪发及爪自洁,居柴上,将自焚以祭天,火将燃,即降大雨。”焚巫术雨的祭礼还有祷辞,先秦文献中汤涛旱文求雨祷辞十分有价值,《吕氏春秋·顺民》云:“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於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於是剪其发,其手,以身为牺牲。” ??焚巫之祭法周代乃流行,《左传》僖公十十一年云:“夏、大旱,公欲焚巫尪。” ??一种是作龙求雨。作龙就是或装扮龙神或作土龙求雨之俗。《安明》1828云:“其乍龙於凡田,有雨。”“乍龙”就是装扮龙神求雨许进雄:《明义士收藏甲骨释文篇》。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出版,1977年,137页。。《山海经·大荒东经》云:“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郭璞注:“兮之土龙本此。”《淮南子·地形训》亦云:“土龙致雨”,高诱注:“汤旱,作土龙以像龙,云从龙,故致雨也。” ??一种是奏舞求雨。就是奏乐。跳舞求雨。《说文解字》云:“雩,夏祭乐於赤帝以祈甘雨也。”又云:“雩,羽舞也。”可见先秦时祭雨神的祭礼中所跳的舞蹈,可能是使用羽毛做为道具,或跳舞者是用羽毛装饰起来的“羽舞”。商代卜辞《乙》6859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