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风俗史(全五卷)_第十三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 (第10/21页)

“勿舞污,亡从雨。”《前》320,4云:“兮夕奏舞。出从雨。”周代的文献:“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说的是琴瑟击鼓之乐是祭田祖和雨神时所用。《周礼·地官·舞师》亦云:“教皇舞,帅而舞旱之事。”说的是遇有乾旱灾害举行求雨祭祀时舞师领跳舞的人前去。

    ??上述求雨祭祀一般野外举行,但奏舞求雨行为上层贵族的求雨祭祀,则可在宫廷内的庭院举行,《合集》131022即云:“於孟庭奏。於新室奏。”

    ??5风神

    ??先秦之时可以与雨神相比的是风祖。商代人们把风神想象为凤鸟,甲骨卜辞凤与风没有分别,甲骨之“凤”字即为鸟形。因此,《山海经·大荒东经》中北方的风神俗称“”。及至周代,北方欲称风神为“师”或“风师”,《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燎祀司中、司命、师(一作风师)、雨师。”南方俗称风神为“飞廉”或“风伯”,《楚辞·离sao·远游》云:“前望舒使先驱兮,後飞廉使奔属。”王逸注:“飞廉风伯也。……风伯神名也。”《远游》又云“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

    ??先秦的风神具有方位性,分为四方风神。商代卜辞《合集》14294所记商代的四方风神为:“东方曰析,风曰。南方曰因,风曰。西方曰夷,风曰彝。北方曰伏,风曰。”周代文献《山海经》所记四方风神与商代卜辞大同小异,其云:“东方曰析,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大荒东经》。南方曰因,乎夸风曰乎民,处南极出入风”《大荒南经》。“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长短”《大荒西经》。;“北方曰,东之风曰,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