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风俗史(全五卷)_第七十二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第4/17页)

3.产俗多禁忌

    ??如民国时期,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妇女产子如过鬼门关,故临产时有许多辟邪驱秽之俗。如院门上挂弓箭的习俗,以求抵御、射杀各种邪祟,祓除它们的阻障,使婴儿顺利降生;在陕北,由婆婆在房门贴上老虎剪纸,据说有了老虎把门,妖魔就不敢进屋摄走娃娃了。此类驱邪产俗不仅盛行於民间,皇室、豪门大族也未能免俗。孔子第七十七代孙孔德成诞生时,“为了迎接‘圣人’,陶氏命人将孔府所有门户层层打开,从内宅一直到孔府大门,甚至连威严的重光门也不例外地打开了,并且在门上挂着弓箭。偏巧母亲又难产,……有人提议……要开正南门,……後来不知是谁的主意,说是内宅後面花园地势高,压着前面,必须将前面的地势抬高,小公爷才好出来,於是把一块写关‘鲁班高八丈’的大木牌挂在後堂楼的角门上,而且还据说是挂上这块大木牌以後,小弟德成才落生。”孔德懋:《孔府内宅轶事》。

    ??孕妇顺利分娩以後,要由洗生婆初步擦洗婴儿,处理脐带、胎盘。此时,新生儿洗浴有许多讲究。湘西地区讲究浴盘里的水不能多,也不能深,多了小孩尿多,深了小孩不善言词。洗浴时先洗

    ??双眼,谓“开大门”;次洗鼻子,谓“点龙鼻”;再是洗嘴,谓“开龙”;最後由头部洗到胸部、手足。 《古今育儿习俗》。此一时期,妇女分娩仍被视为不洁、有许多产妇禁忌。《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了安徽的风俗:“凡产妇临盆时,盆中污水,戒随意乱泼,俗有送生娘娘之说,恐污及娘娘之身,遭其谴责也。”婴儿一降生,主人就要到亲戚、朋友、邻里家去报喜,各地的报喜仪俗也不尽相同。最常见的是携红蛋(或称喜蛋)去岳家报喜,“富者生儿育女则大送红蛋报喜,以示多子多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