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风俗史(全五卷)_第七十二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第3/17页)

,则挟竹杖往他家。设畏羞或倔强不答,则连打连问以逼之,必使答应而後已。妇呼号痛苦,至於身无完肤不恤也。如未经受胎,则此後届期,仍不能免,生子後方脱此厄。故每当元宵节,举乡奔走若狂,竹杖纵横,与火把灯球相挤。”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五《福建》,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70~71页。

    ??2.怀孕俗信城乡有别

    ??民国时期,在民间还有许多男女预测的方法和有关俗信,如“酸儿辣女”这是中国民间流行相当普遍的预测男女的俗信,是说任娠期孕妇喜食酸物,预兆生男,喜食辣物,预兆生女。因此,常有人为了生男而把所有种类的酸性食物弄给孕妇吃。“儿勤女懒”,所怀为男,孕妇勤快,所怀为女,孕妇疏赖;“儿带母愁”,孕妇常常面带愁容,则所怀为男;“女儿打扮娘”,视妇女面部变化较大,则所怀为女,如此等等。

    ??此外,还有一些近乎卜筮、博戏的预测男女的方法,诸如:元宵节,新婚夫妇(孕或未孕)同时点燃正月初二从女家带回的红、白并蒂莲灯,看哪盏先灭。若白灯先熄,兆生男孩,红灯先熄则主生女。将冬至节汤圆就着火烤,如果汤圆胀而不裂则生男,如胀而破裂则生女。这种方法也可用其他类似食品作道具。将随机放在筛子里的米圆每次取出两颗的,一直取到最後,剩单生男,剩双生女。除米圆外,豆、枣甚至牙签、筷子、扑克牌等都可充任这种“游戏”中的角色。

    ??民间还有“转胎”之俗。《中华全国风俗志》载曰:江苏青浦黄渡镇,“妇人怀孕,倘将雄黄精佩在身畔,云可转女为男。”此外,还有为生男孩而让孕妇多看男娃娃的绘画,多接触男孩,多吃公鸡及其他雄性动物的rou食,听男人唱的歌等习俗。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