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银狐_第411章 木牛流马,南中叛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1章 木牛流马,南中叛乱 (第5/10页)

把我要的齿轮造出来试试。”

    ??“我有一些现成的。”

    ??沈晨扭过头对门外的单彝道:“懿德,派人去一趟妫墟,把所有的齿轮拿来。”

    ??“是。”

    ??单彝就去派人拿。

    ??褒中到妫墟一百多里,现在已是下午,即便快马去取,也得明天才能到了,所以转向四轮车的问题就先搁置一下。

    ??诸葛亮沉声说道:“我以为,陈仓道可以用大车运粮,转向四轮车的事情待我之後再想想办法。褒斜道则可以用小车运载,栈道往往是数十里平行,上下有阶梯,每数十里扎一营据,用四轮小车上置方囊,把粮草运至营据,往返不断,晓卿觉得如何?”

    ??数十里扎营据?

    ??沈晨思索着,按照诸葛亮的理论,就是每多少里搞一个小据点存放粮食。然後士兵就用超市那种小推车一样的东西不断从前後两个营据往返,将後面营地里的粮草送到前面营地,形成流水式作业,将大幅度缩减运粮时间和成本。

    ??主要也是褒斜道基本以栈道为主,六百里光栈道就有三四百里之多,历史上赵云为断後,烧毁栈道一百多里,後世汉中市修复出来的石门栈道,就能够一窥当年褒斜道栈道的风采。

    ??所以诸葛亮提出用小推车在栈道上这样往返运粮食,就不需要再担心运粮车在栈道上遇到阶梯没办法爬上去的问题,直接在阶梯附近修据点,或者将粮食进行传递交换,把後面的粮食送到前面的空推车上,继续往前运粮就行。

    ??如此一来粮食就会源源不断。

    ??唯一的缺点就是运粮规模比较少,每次估计也就二三百斤,载重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