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风俗史(全五卷)_第十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秦 (第5/39页)

的深衣式样较多,湖北江陵马山楚墓中出土的两件深衣实物,一件是垂胡式衣袖袍,衣袖肥大而下垂,衣袖口收紧,衣据拂地;另一件是素纱袍,其肩部、腋下比较宽松,衣袖从肩往下逐渐变窄成小袖口,衣裾拂及地面,使足不外露赵超、熊存瑞:《衣冠灿烂——中国古代服饰巡礼》,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6版,第68~69页。(图7)。

    ??2絝与胫衣

    ??先秦之时汉族先民的下体着絝,不着裤。“絝”又写作“”。《说文》云:“絝,胫衣也。”《释名》亦云:“两股各跨别也。”清段玉裁注:“今所谓套也,左右各一,分衣两胫。”这种没有裤档、裤腰,是与袖套相似的“裤套”,穿时套在小腿胫上。湖北江陵马山楚墓中出土的两条裤退在前面连在一起的裤子,但仍然没有裤档,也没有殿部和後腰。

    ??这种裤套似的,主要在冬天对腿胫起保暖作用,至於膝盖以上则无遮护。《韩非子·外储说》记载一则故事说:“齐有狗盗之子与刖危子戏而相夸。盗子曰:‘吾父之裘独有尾’。危子曰:‘吾父独冬不失。’”佚名者注:“刖足者不衣,虽终其冬丰,无所损失也。”转引自周汛、高春明:《中国古代服饰大观》,重庆出版社,1995年3月版,第357页。可见,对先秦的人是可有可无的,因为有裳将身体全部遮盖。没有裤档的絝流行於整个先秦时代。

    ??3袊和腰带

    ??先秦汉族先民在服装的衣襟处缝几根小带用以系结,俗称“袊”。《说文》云“袊,衣系也。”段玉裁注:“联合衣襟之带也。令人用铜钮,非古也。”

    ??先秦除用袊系结衣服外,按习惯还要在衣服外边的腰部系一根带,以把宽大的衣服束紧。《礼记·深衣》云:“带,下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