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风俗史(全五卷)_第七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秦 (第10/25页)

成·职方典·风俗》和《湖北通志·舆地志·风俗>>记载,湖南的华容,江西的彭泽,湖北的汉阳、蕲州、松滋、蒲圻、黄安、安陆、襄阳、竹山、竹溪、江陵等地都出现了其俗“渐习奢华”的情况。

    ??到了明代,奢侈之风更甚,以食风为例,奢侈之风几乎刮遍了大江南北,如江苏兴化,“近乘侈靡,杯盘罗列,堆积满案”;河北正定,“奢靡渐名,富家善宴会,贫者亦踵相效”;山东博平,“以欢宴放饮为豁达,以珍味艳色为盛礼”:江苏松江,“水陆奇珍百佘晶,而细果如松、杏、莲子、瓜仁之属,装缀若鱼鳞,高一尺有奇,……动费百金”;江苏苏州,士夫请客,“肴晶计百余样,鸽子。斑鸠之类皆有”;山东郓城,“饮食器用及婚丧游宴,尽改旧意。贫者也槌牛鲜,合飨群祀,与富者斗豪华,至倒囊不计焉”。

    ??从汉族历史上奢侈之风形成、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过程中难道我们从中不能得到警示和借鉴吗?所以,在今天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时候,前车之鉴,我们必须防止和反对奢侈之风的滋长,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

    ??其三,是由风俗史研究的陶冶作用所决定的。俗话说:“历史是生活的教科书”。一个民族的风俗史在广阔的范围里,即从生产,生活、礼仪、岁时、信仰和社会风俗的方方面面;在不同的层面上,即从宫廷到民间;从衣、食、住、行到婚、丧、生、诞,从农业、畜牧业到手工业、商业;从岁时到节日;从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到佛、道及基督教、天主教的信仰;从家庭到宗族,一言以蔽之,从物质风俗到精神风俗和制度风俗的层层面上展示了一个民族有血有rou的形象。

    ??从风俗史的这部生活教科书中人们除了可以从中得到警示以外(如上所言),还可以从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