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风俗史(全五卷)_第四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秦 (第4/6页)

 ??秦始皇的这一切措施,使得华夏民族在“大一统”中更加确定地成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但由於秦统一後仅十五年即亡於秦末农民大起义,这样,刚统一起来的华夏民族的命运如何呢?历史的发展向人们表明:华夏民族不愧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在这个历史的突变中,其随之发展而转化,形成汉族。

    ??汉承秦制,秦王朝虽然覆灭了,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国家经过农民战争的洗礼却更加强大,“大一统”的思想经过董仲舒的发挥更加明确。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汉书 · 董仲舒传》。这样,他高举孔子的旗帜,把各儒家各派和百家学说在《春秋公羊》的名义下统一了起来。於是,“大一统”思想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国家统一这一历史主流的前进,也是维系民族长期稳定的思想纽带。

    ??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由於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使华夏民族完成了向汉民族的转化。政治上,汉武帝创设了刺史制度,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郡,实行“编户齐民”,规定非经政府允许,人民不得任意迁徙;进行削藩,剥夺诸侯王的部分土地归中央直接统辖,又颁布“推恩令”、“左官律”和“附益阿党之法”,限制侯王政治势力的发展,逐步减少了侯国的数目。对民族共同体来说,这些都有利於民族共同地域的稳定和民族内部团结的加强。

    ??经济上,汉武帝接受桑弘羊建议,颁行均输法、平准法,消除了郡国运输“往来烦杂、物多若恶、或不偿其费”的现象,以京师为中心,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商业网,商品流通大大发展。另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