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风俗史(全五卷)_第四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秦 (第3/6页)

形”的状况,并奠定了现代方块字的基础。

    ??第三,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和“车同轨”,是统一和稳定华夏民族共同经济生活的有力措施。秦始皇把货币统一为两种: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的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从根本上结束了币制混乱的状况,对经济的交流和市场的扩大起了积极作用,加强了华夏民族的经济联系。此後,方孔圆钱成了汉族货币的主要形式。秦始皇又用法律的形式统一了度量衡,颁发了度量衡标准器,不仅便利国家征收赋税,也有利於华夏民族共同经济的发展。秦的度量衡制度一直沿袭到三国,以後虽有变化,但各种基本单位及比值却延续下来,对後来汉民族的度量衡制度影响久远。秦始皇又下令坠毁了各诸侯的城廓,拆除了交通要道上的堡垒,疏通了河道上的障碍,以首都咸阳为中心,实行“车同轨”,“治驰道”,把互不联结的交通系统接通了,加上西北、西南以及岭南地区开辟的山区道路,构成了秦王朝以驰道为主乾的全国性的交通网,不仅加强了华夏民族的经济联系,也为後来汉民族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第四,秦始皇颁布统一的法律令,把表现华夏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人伦”用法的形式固定了下来。秦律的指导思想是琅琊石刻所说的“圣智仁义”,要求人民“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史记 · 秦始皇本纪》。

    ??第五,秦始皇筑长城,不仅阻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成为华夏民族共同地域上的长城,而且也是华夏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上的长城。巍巍长城,是中国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华夏民族统一的象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