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章 《大圣欢喜供养法》 (第3/5页)
欢喜佛,乃是藏传密宗的本尊神。 祂代表着象征法的男身与代表智慧的女身交合的欢喜。 其主要目的是想要通过空乐双运产生悟空性,达到以欲制欲的根本目的。 用通俗的话来解释,类似於男人在释放欲望後,所产生的贤者时间。 在这个贤者时间内,人们所拥有的各种欲望会大幅度降低,心思空明,常常会有所顿悟,如一位智慧贤者。 这也是将之称为贤者的原因,尽管更多的意思是调侃。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佛教修行者看来,可能产生出不同的理解。 欢喜佛的空乐双运,就是基於此佛教教义。 用佛经上的话来说,叫做“先以欲勾之,後令入佛智”,从而达到以欲制欲的目的。 对於这样一番佛论,平宫千夜难以赞成,可也难以反对。 佛法就在那里,每个人因自身性情与智慧,所能看见的法并不相同。 有的法恢宏壮阔,有大慈悲,让许多佛教修行者追随其後。 有的法晦涩难言,有大恐怖,仅有少数修行者愿意修行。 可这两种法,本身并没有太过明显的高低分别,信奉者多不代表正确,信奉者少也不能说是错误。 所谓的高低区别,只是信奉者多的一派对信奉者少的碾压。 条条大路通罗马,对於佛法而言,或许也是如此。 这世间有人真正修成佛吗? 没有。 既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