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35.第332章 种地?越种越穷 (第6/6页)
补衣物等等,要是家里有织布机的话,还能纺织布匹去卖。 ??又或者将家里的田亩拿出一部分土地来,在适宜的季节栽种蔬菜,挑去城镇贩卖。 ??这些事情里面有些即便是在明朝也都是允许的,朱元璋虽然禁止百姓从事商业,更禁止农民去cao持工匠的活计,但却也不禁止老百姓把自家田里种出来的蔬菜、纺织的布匹或者上山打的野味之类的东西拿来卖,甚至还特意给这些免了税。 ??只是百姓家里的孩子想要去当工匠做工来谋生计就别想了,老朱设立的匠户制度彻底堵死了这条路。 ??从民户变更为匠户那可是会影响子孙後代几辈子的事情,即便是实在活不下去了,大明的农民也不会轻易舍弃自己民户的身份。 ??事实上他们也没法舍弃,从民户变更为匠户,可不是居委会登记户籍变更,去跑几趟半个手续就行。 ??所以大明的百姓如果依靠种地为生,那是真的会出现种地种到最後越种越穷这种事情的。 ??而这还没算土地兼并所带来的失地农民,要是把这些再算上,那老百姓就真的是越种地越没有活路。 ??这在生产力有限的封建王朝时代,是几乎无解的难题。 ??因为社会整体生产力有限,封闭的小农经济模式也让大部分的农民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缺少需求,很难出现新的增长点。 ??在这种情况下,放开海禁则不失为一个刺激大明整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