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36.第333章 开放海禁 (第1/7页)
??第333章 开放海禁 ??种地会越种越穷,这种言论无疑是极具冲击力的,同时也很容易被视作离经叛道的歪理邪说。 ??因为这种言论和儒家的传统治国思想是相悖的,同样也是不符合历朝历代以来重农抑商的根本思想。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王道仁政,即君王仁德、选贤任能,臣子清正廉洁、德行高尚,做为道德模范让天下百姓各安本业,从而实现所谓的天下大治。 ??但这只是一个理想化的社会模型,天下不可能人人都是君子,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拥有君子和圣人的道德水平。 ??因此儒家非常提倡教化,也就是教导百姓遵守儒家所提出的伦理纲常和道德规范,使人人都成为仁人君子。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儒家提出了三纲五常来规范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一个人所需要遵循的自身修养标准,用来教化和约束百姓,让没有达到君子的道德标准的普通人向着成为君子而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并将其与社会制度挂钩,最终实现儒家所谓的“以礼治国”。 ??这也就是儒家将百姓划分为士农工商四个不同等级的根本理论依据。 ??儒家的这套理论制度提出的时候,华夏文明正处在从奴隶制度过度到封建制度的转型阶段,因此儒家的这一套统治思想和阶级划分,在当时来说是有其先进意义的。 ??也正因为儒家的这一套思想和制度能够起到安定社会的作用,因此在汉朝时得到了统治者的推崇,被广泛实施并且应用了两千多年。 ??然而就像任何先进的东西用了两千年之後也会变得落後而腐朽,儒家的这一套思想在後世看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