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章 朝堂解惑 (第4/4页)
??而且不只是粮食,朝廷在盐铁、丝绢等各方面收上来的税赋,都是可以折算成银两的,所以夏尚书的担忧其实大可不必。” ??“如果是这样的话,臣倒是能够理解,只是在新钱库存入银子的百姓或者商贾要取出来的到底是银子,宝钞要兑换的也是银子,新钱库里如果只有几百万两银子,而朝廷又发行了几千万两的宝钞,这如何能够保证不会有人把新钱库里的银子都兑出来,导致宝钞兑不出来银子呢?”夏元吉不愧是理财高手,朱高炽回答了他一个问题之後,他的第二个问题又紧接而至。 ??不过这个问题朱高炽之前已经问过朱瞻埈,所以他并没有慌张,而是认真的对夏元吉回答道:“关於这一点,孤也有考量,朝廷可以粮食、丝绢等物折算成银两数额,印制成对应的凭券,若是兑换银两不足的时候,便以丝绢、粮食或者盐铁的凭券冲抵,而这些凭券则可以从户部兑换到等额的粮食、丝绢,乃至是盐铁的实物……” ?? 关於这个方案,我问过几个搞金融的同学,在能够保证宝钞可以兑换出银子,以及建立一个中央银行的前提下,是可以稳定明初宝钞币值的,建立一个稳定的金融体系的。 ?? 当然,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限制超发,而这就需要一套健全有效的监督制度,不过这是後面的内容,就不剧透了。 ?? 以及我书里的每一个政策都不是孤立的,会和後续的其他政策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慢慢看,别急着喷,好歹我也是学金融管理的,小说里写个拯救大明经济的方案还是没问题的 ?? ??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