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盘点明太宗,老朱都懵逼了!_第52章 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章 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 (第3/4页)

的功绩啊!

    ??况且,自从隋文帝开创科举以来,科举制度被不少人看好,但录取人数实在太少,就连他的兄长也仿隋朝科举制,每年录取的士子也才不过几十人,这如何能使科举制正发挥其真正选拔人才的作用?

    ??也就是他赵光义,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改和完善,才让科举制度正式成为一个朝廷的根本制度,将其延伸至天下各处,将天底下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了出来,减少了明珠蒙尘的可能!

    ——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吩咐旁边的侍从,将这些科举制度的要点原封不动的抄录下来。

    ??以往他需要处理朝廷政务,解决各地叛乱,安抚民心,更要疏通武将们之间的关系,确保自己的人不造反,这些都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他也想改变科举制度,可是实在是有心无力。

    ??而眼下这些新制度就在眼前,而且所有人都看到这些制度带来的好处,自然也就不存在什麽阻力了,只需要照搬大部分,稍微修改小细节,就可以推广到全天下矣!

    ??更是不会出现世家贵族出来阻挠,简直是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

    ??明朝,洪武十三年。

    ??明朝也科是举制度较为繁荣的一个朝代,他们如今大殿里的不少老臣和新人纷纷都是科举制度出身,获得了官职,自然对科举制度持有肯定的态度,站在科举制这一边。

    ??而且经过宋朝和南宋数百年的不断精进、研究,科举制度已经深入中原文化,成为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