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7.第106章 宵旰忧勤,案牍劳形 (第3/10页)
就得怨声载道了。 吏胥纵其jianian,闾阎受其困,都是新政常见的事。 朱翊钧斟酌了一下,开口问道:“先生,若是按照鞭法,赋役征课不再由里长、粮长办理了吧?” 张居正颔首:“赋役征课折成银两後,改由松江府直接征收,解缴入库,此後的解运事宜,也不再纷扰百姓。” 朱翊钧也认真道:“里长、粮长中枢鞭长莫及,但若是到府县,多少能管束一二。” “先试试罢,一府一省慢慢来,船小好掉头。” 张居正至多也是提醒一句,见皇帝听进去,也不再多劝。 他行了一礼,应承道:“合并正税的具体事宜,臣与户部商讨後再奏请陛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正税税额应该定多少、杂税折银怎麽折、丁役怎麽折,都要筹备得精细点。 想到这里,他莫名想到往後两届科举——应该给户部多补些官了,否则届时未必忙得过来。 张居正按下发散的思绪,收摄心神,继续着奏对:“陛下方才所言之二,容许百姓之间的合作生产……” 他顿了顿,意味难明:“不知陛下指的百姓是?” 这同样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徐阶当初都致仕了,难道不能自称一声百姓? 又或者,哪怕自己是官绅,但家族里总有人是白身。 届时躲在幕後,名义上说得过去,又当如何? 朱翊钧心中有些可惜,隐晦地看了一眼张居正。 他这先生,哪怕没有出知地方,对於这些地方情弊,也如此了然。 也就是大明的仕途不够科学,内阁首辅大多在翰林院、六部打转,没有地方经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