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20.第316章 回家 (第10/11页)
选贤任能。如何选,何为贤,又不去言明标准。 ??“所以学理之用,就在於教化亲亲之和。江南之民此生未到过西北之境,如何劝其为西北之危难,为家国社稷抛生忘死呢?因亲亲之和,纵观天下便都是故土、故人。” ??这样的论断,在一个过分追求圣君贤主的时代下,无疑是超前的。尤其是在各家大儒,都在吹汉武贬始皇的功绩时,甚少有人去了解两人背後的治理深意。 ??这,既需要超人一等的眼界和学识,更需要纵观古今的大胸怀。其後,陈恒继续拿着刘邦的例子举例。治春秋的士子,就是这点好。对历史典故,俱是信手拈来。 ??“殿下觉得,汉高祖为何杀完异姓王后,又不断加封刘姓子弟。是他不懂藩王之难?还是他对後世子孙之爱,信任有加?” ??这个问题,宛如一击重锤,直接砸在李俊的脑海里。过去照本宣科的读书日子,一直让他未能明白其中真义。如此来看,刘邦怕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手头缺乏足够多的治理贤才。 ??看到李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陈恒就在李贽和李贤欣赏的目光下,继续道:“就是因为缺少人才选拔的制度,所以他才不得不选贤为亲,举才不避内,所以才有後世诸多乱象。可当真如此吗?” ??“五百年春秋战国之乱,岂会是贤才不够。诸子百家的门生,还在天下奔走。黄老之说的学生,亦在窦太后身边待过。可是说到治理天下,大家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以形成天下共识,致使朝野纷争不断。此等学理之乱,更胜唐时牛李党争。 ??後者困在一个利字,前者着泥与学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