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1.第201章 论道大会,神佛进京! (第5/11页)
,两眼倏地睁开了,接着他将横卧在膝上的罄杵拿起敲击了一下台子旁的铜罄。 ??“当”的一声中,他伸开了腿,从蒲团上下来了,走下三层台阶,来到了装满檀木箱子的总录前。 ??从头翻阅这些录述,寻求解决道统、佛统的办法。 ??所谓‘三武一宗灭佛’,是指在过去历史上,曾发生四次较大规模的灭佛事件。 ??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以及後周世宗柴荣发起的灭佛事件。 ??随着佛门的发展,佛门寺院开始享有特权,僧侣不但不从事生产,不服兵役劳役,而且拥有大量的仆役和田产。 ??这对王朝经济和军事造成的影响日益凸显,经济的下滑,对外军事的失败,必然会引起了世俗民间的不满,最终导致了由朝廷发起的毁损寺院、佛像、经书、没收财产、禁民信佛等事件。 ??然而,三武一宗灭佛,在沉重打击佛门的同时,加快了佛门中原化的进程。 ??四次灭佛之後,佛门为求自保,开始主动与儒、道融合,逐渐承认儒家的纲常伦理,学会向王权低头,并接纳了道门中的相关思想。 ??但历史,总是在不断重蹈覆辙,从这些冰冷的文字中,朱厚熜能感受到,在佛门、道门发展到一定程度後,朝廷要出重拳的必然性。 ??首先,发展之初的冲突。“华夷之辨”本土保守势力对佛门有着天然的排斥屏障。 ??从佛门传入华夏的初期阶段到魏晋南北朝的佛门迅速发展时期,本土士人阶层一直将其作为“西方之学”。 ??这种观念一直到文化开放的唐朝,也从未消失过,其代表为韩愈的《谏迎佛骨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