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世界史_第2章 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动乱,13001560 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动乱,13001560 年 (第25/41页)

伤害就大发脾气。正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率先教导人们要养成较为有礼貌的习惯。各种讲述礼仪的书籍开始出现,其中最成功的是卡斯蒂廖内的《廷臣论》(1528 年)。“廷臣”是“绅士”的祖先;“礼貌”原是适合诸侯朝廷的一种行为举止。

    ??“廷臣”“廷臣”,按照卡斯蒂廖内的说法,应是出身高贵的人,但他主要还是後天训练的结果。“延臣”年青时所受的教育和壮年时所作的努力,都应是为了达到能愉快地与同等人交往的目的。他应衣着整洁,举止优美,待人接物十分沉着。他必须谈吐敏捷,必须精通体育和武艺,必须懂得跳舞并会欣赏音乐。他应该懂拉丁文和希腊文。对文学和其他学科,他应显出有一定的素养,但又绝不太过专注。因为有良好教养的人,说话神情总要“有点漫不经心,以掩饰自己的才艺,并且表明自己说的或做的都是毫不费力或不假思索的”。炫耀学问或心情沉重时都应有一种潇洒的优越神态,这样,即使“廷臣”当真知道或认真去做某件重大事情,他也必须把它只当作许多成就中的一项,淡然置之而已。这部礼书的精华在於教给人如何去体谅别人的感情,论及人文主义者的一些道德观念,旨在倡导现行社会的一种值得赞扬的生活。卡斯蒂廖内的着作被翻译成许多种文字,到 1600 年以前已经印过约一百版。

    ??卡斯蒂廖内的理想宫廷还包括妇女,她们的文明影响被认为是可鼓励男人们的良好举止、彬彬有礼的交谈以及有教养的风度,而这些原本是粗鲁的男人很容易忽略的。卡斯蒂廖内希望男人培养“健壮而坚强的男性气概”,以平衡宫廷社会中妇女柔和和纤细的倾向。上述特点使人想起文艺复兴时期家庭与家事中的性别区分,包括那些远离诸侯宫廷的家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