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章 共存、对抗和新的全球经济 (第3/24页)
仍限於遏制的范围。两个超级大国都认识到在核时代必须共存。 ??1955 年,艾森豪威尔总统与英国人和法国人一道与苏联领导人在日内瓦会晤,其气氛之友好自“二战”以来未曾有过。尽管他们没有达成任何新的协议,美国领导人还是谈论“和解和合作的新精神”。但是在柏林问题上紧张在不断增加。苏联人对东德人大批逃往西柏林然後转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恼怒不已,要求西方大国停止对西柏林的占领,但艾森豪威尔断然拒绝了对方的最後通牒,危机就这样度过了。1959 年,赫鲁晓夫在艾森豪威尔总统周末休假时造访戴维营,两人谈到和平共处甚至共同削减军备。 ??合作的低落在巴黎举行的第二次高峰会议上,两个超级大国继续承认双方在维护稳定和和平上有共同利益。但是此时赫鲁晓夫已经因为对西方过於妥协而受到国内和中国毛泽东的批评,他拿出无可辩驳的证据说明美国对苏联领土进行的侦察飞行,由此导致会谈破裂。到 1960 年夏,“日内瓦精神”和“戴维营精神”已经消失了。在联合国发表的一次讲话中,赫鲁晓夫吹嘘苏联的军备生产能力,又抨击美国。柏林和其他地方的危机远没有得到解决。 ??美国维护西欧防御上的决心毫不动摇,但也接受了苏联在铁幕以东的霸权。1953 年苏联镇压了东柏林的反政府sao乱,1956 年苏联人向波兰施加压力终止其改革运动,同年甚至赫然派军队和坦克镇压了匈牙利的起义,後来在 1968 年也以同样手段处置捷克的起义,在这几起事件中美国在抗议之外也都没有干涉。对所有这些东欧国家的持不同政见者组织,美国除了道义上的鼓励之外也几乎没有任何别的支持。 ??美国冷战政策同时,世界上许多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