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世界史_第23章 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後殖民国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後殖民国家 (第4/22页)

望在这个多种族的国家避免发生社会革命。他们认为,自己与英国训练的印度文职人员一道,已做好了统治这个独立国家的充分准备。但是,在穆罕默德·阿里·真纳的领导下,1906 年成立的穆斯林联盟代表几百万穆斯林宣称,他们不愿意生活在一个由印度教徒和国大党控制的印度。穆斯林坚持成立自己的、以伊斯兰教为基础的民族国家。相反,国大党领导人坚决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世俗的印度,主张政教分离、宗教信仰自由。

    ??印度的分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印度支持英国,但同时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发起了一场“退出印度”运动。为了维持印度在战争中的支持,同时反击日本反西方的宣传,英国保证给予印度独立。战争结束时,工党领导下的英国政府准备信守诺言,但是,在成立一个独立的印度国家的计划实施过程中,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之间一直存在着无法调和的分歧。为打破僵局,英国决定对印度实行分治。1947 年,英国准予成立两个独立国家:一个是印度,主要由印度教徒组成,当时拥有人口 3.5 亿,後来成为印度共和国;另一个是巴基斯坦,主要由穆斯林组成,7,500 万人口,後来成为巴基斯坦穆斯林共和国。大量穆斯林人口集中在英属前印度帝国内两个分开的地区,因而巴基斯坦作为一个国家成立时,是由两个互不相连的部分组成,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相隔一千英里,中间是印度领土。另有 6,000 万穆斯林被留在印度,从而使印度成为了一个甘地和尼赫鲁所希望的多种族的世俗国家。南亚的锡兰(後改名为斯里兰卡)和缅甸此时也从英国统治下获得了独立。

    ??过於仓促和考虑不周的分治立即引发了暴力和社会大动荡。随着 1947 年 8 月的独立而来的是印度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