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_第16章 医学期刊第一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医学期刊第一期 (第2/4页)

六文,普通人消耗不起。

    ??也就是宋朝开始,有了竹纸,价格才下落,明朝永乐年江西官造局的黄连纸就是竹造的。价格也很低了,每百张也就在60文左右。也就是成本低了,书籍可是一点不便宜。动辄几贯十几贯的书籍一般人根本吃不消。

    ??明初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道: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乃假借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许多穷苦子弟就是靠借书抄书求学,就在这样艰难条件下,出现一代代名臣大儒。

    ??可以想到,连儒家正统的读书人都要靠抄书借书求学,医术这种杂学的社会环境多麽艰难。

    ??造纸厂也要弄一个,不然成本降不下去,期刊好说,一本杂志,也不是出书,成本能控制在一贯以内,要是印书的话造纸必不可少。

    ??越想越头疼,很多东西都有替代,直接采购就行,但是既然当家那就要精打细算了。

    ??感觉还是自己来的好,能很好的控制成本。

    ??第一期期刊有郑雄的酒精和剖腹产的例子应该能让人重视,在免费发个两期,有了人气就可以慢慢收费。这是个长期规划,急不得。

    ??摊子铺开了,仅靠一个酒精现阶段都有点吃力了,得好好再想想办法赚点钱。

    ??这天,做了剖腹产的孕妇正式出院了,太医院得了消息也派人过来。

    ??带队的是太医院的御医带队,同为正八品,郑雄因为酒精有功升了两级。按照一般流程就升迁到太医院了,不过郑雄是正儿八经的举人,升迁体系在吏部。太医院有自己的升迁体系,所以两方没什麽交集。

    ??太医院过来也是打过招呼的,郑雄也只得自己出面接待,其他人没这台面,让他们去只会得罪人。

    ??两人会面,郑雄先开口,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