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9章 未来的诺奖得主幼儿园园长! (第5/8页)
这可是纯粹原创的研究成果啊。 是多少美国的物理学教授梦寐以求的东西。 现在,自己就亲眼见证了它的诞生过程。 从背景,到研究过程,接着是其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最後的成果。 一个完整的原创研究,形象地展示在他的面前。哈勃这一刻才觉得,美国物理学确实离欧洲差的太多了。 “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只有来欧洲,才能学习真正的物理学。” “而不是照着书本,做那些无聊的实验。” “难怪迈克尔逊教授拚了命也要邀请布鲁斯教授访美。” “恐怕他在美国传授的东西,连他的百分之一都没有达到吧。”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 哈勃坚定了要在李奇维这里发奋学习的决心。 1911年7月1日,《自然》期刊发表了格里高利三人的论文。 按照李奇维的建议,这种原子光谱在电场中的分裂现象,被称为“GKY效应”。 也就是三人名字首字母的缩写。 论文一经发出,顿时在物理学界引起巨大轰动。 尤其是洛伦兹和塞曼,更是第一时间发文向李奇维表示祝贺。 并公开表示,这是对塞曼效应的巨大补充。 它让研究者对於原子光谱的概念,进一步深入。 物理学家们公认,这又是一个诺奖级的成果。 虽然格里高利三人的成果,比钱五师和玻尔的成果稍逊一筹。 但是,这篇论文背後代表的意义,却让所有人感觉到恐怖如斯。 “我的上帝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