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4章 203打进来了? (第3/8页)
衣,齎文书疾行”。 ??昼夜兼程,风雨不误,沿途的车马行人,听到铃声,立即避让路旁。 ??下一个站的铺兵听到铃声,立即整装以待,一待公文到铺,便像接力赛一样,继续前传。 ??明朝公文军情的传递,主要是急递铺和驿站两种,急递铺专司“公文送达”。 ??驿站则迎送使客、转运军需、飞报军情兼而有之。 ??二者在业务上有所交叉,但仍属两个不同的体系,各司其职,互不隶属。 ??明廷规定:“重事给驿,常事入递”,就是说重要和紧急的军务交给驿站,平常的公文信件由递铺传递,二者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完整迅捷的邮驿传递体系。 ??之所以单独建立驿站外的急递铺,这也是因为驿站的局限性,驿站的间距较长,每60里设一站,急递铺的间距较短,10—20里左右就设立一个。 ??实际上,受地形影响,驿站的辐射范围没有急递铺广,很多无法设站的区域,却是可以使用急递铺。 ??而在大明朝,通过驿站飞马疾递还是比较少见的,也就是蓟镇长城有事儿才会用飞马传递的方式报送紧急军情,比较距离有限,相距不过一二百里。 ??对於更加广大的南方,大多使用急递铺而不是马驿,因为大明朝是没办法凑到足够的马匹用於传讯。 ??不过这个时候,翁溥并没有就此完事儿,还在不断盯着地图看,猜测俺答部可能的扣关地点。 ??古北口继续往前还有潮河所、渤海所和四海所,下辖不少关隘,都是有可能被俺答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