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_第526章 朱标已经毫无筹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6章 朱标已经毫无筹码! (第3/13页)

且,这也不是他乾纲独断做出的决定。

    ??经济研究司同样支持这种产业化推动方式。

    ??如果单纯依靠民间的正常需求,大型炼钢产业,绝不可能从洪武二十六年开始。

    ??用了短短五年时间。

    ??从最初的年产量一千吨,膨胀增加到现在的年产量三十万吨。

    ??一个新兴产业,从萌发到形成产业化。

    ??经济研究司研究认为,只有两条路,一条就是慢慢培育需求和市场。

    ??另一条路,就是用权力的方式,人为创造需求和市场。

    ??前者,随着需求增加,市场扩大,产能扩充,产业链成本降低,最终工业品价格处於合理水平。

    ??缺点十分明显,速度很慢。

    ??後者,人为创造需求……

    ??优点就是速度快,能在极短时间,让燕华政权以及百姓,享受到物美价廉的新产品。

    ??燕华可以借此,增强军队战斗力,国力。

    ??而百姓,可以借此,改善生活。

    ??为何,短短五六年时间,燕华几乎家家都有两三辆自行车?

    ??就是得益於,过去五六年时间内。

    ??在燕华官方,人为创造需求的过程中,炼钢产能膨胀式增加,导致炼钢成本迅速下降。

    ??朱棣见朱元璋微微皱眉。

    ??明白朱元璋为何如此,笑着解释:“父皇,即便极限产能达到一千吨,这座钢炉的年产能,也只有十万吨左右。”

    ??众人顿时皱眉。

    ??朱老四这是糊弄大家数术不好?

    ??极限日产能一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