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8章 糟了,天下人都知道朕是假的了 (第2/9页)
却往往连浪花都起不来。黄河流经九省,各地险情各异,每个河臣都能说出一套治河法子,古书上也是众说纷纭,到底该听谁的?治河需要君臣一心,官民一体,不经几十年的辛勤努力,难以见到成效。陛下,此事不可一时兴起,务必三思而後行。” ??朱祁镇拧了拧眉。 ??他自然明白其中的难,何况朝廷现在也拿不出钱。盛世才敢去治河,隋炀帝接手他老爹的大好江山,因为运河,国破家亡。 ??可黄河不治,洪灾来临,又会多少人遭灾? ??朱祁镇最近看了不少关於黄河的书,轻叹: ??“自古黄河号忧患,源於星宿海之域,流经陕甘之黄土高原,波涛汹涌而下。观其斗量之间,沙石居其六分。及至开封,地势渐趋平缓,水流亦随之徐缓,沙石淤积於河床。豫东、皖北、鲁南、苏北之地,皆受其肆虐之苦。自宋以降,河道难以更易,黄淮二水交汇於清江,复涌入运河之中,致使运河泥沙沉积,堤坝频崩,漕运受阻。历代官员,皆苦无良策以根治之。” ??“黄河几乎年年决口,而河臣只知道清沙排淤,耗费万千人力物力,汛期一来,化为乌有,实在是可惜。清了又淤,淤了又清,反反覆复,一万年也治不好河。” ??杨贵芳没想到陛下知道这麽多,好奇的问:“陛下,可是有治河良策?” ??“倒是有些想法,到时候请河道衙门那些人来议一议。”朱祁镇苦笑着摊手,“放心,朕谨慎的很,知道当前的重点是推行新政。” ??杨贵芳松口气,拿出一个折子道:“陛下,江南送来的,动静是越来越大了。” ??…… ??扬州。 ??一辆辆板车运进了仓库,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