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4章 沂王是自己人  (第6/6页)
发印会子。”    ??那人便道:“那提高收购价,朝廷岂不是亏的更多?”    ??“不能这麽算,可能会扭转铜钱和会子的兑换,反而转亏为盈。”史弥远是做了功课来的。    ??他虽然是权臣,但确实非常厉害,立刻引经典,用数据说服别人。    ??宋代铜钱主要由铜、锡、铅金属合成。    ??太祖开宝八年(975),得铜81万斤(65.85%)、铅26万斤(21.14%)、锡16万斤(13.01%),岁铸钱30万贯。每枚钱平均2.5953克,一贯2595.3克,轻於唐开元通宝(1贯4051.2克)。    ??真宗天禧年间(1017-1021),“铸钱用铜三斤十两,铅一斤八两,锡八两,得钱千,重五”。铜、铅、锡所占比例分别为64.44%、26.67%和8.89%,每枚钱3.560625克,每贯3560.625克,也轻於唐开元通宝。同期,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市内)增铜五两,相应地减铅五两,重量没有变化,铜铅锡的比例变为70.00%、21.11%和8.89%。    ??大观(徽宗赵佶年号)以前,宋铜钱里的铁杂质很少,占比在0.2%以下,大观以後,铁杂质突然增加,到整个南宋时,至少在1%以上。    ??其每枚铜钱,基本在3克到4克之间,按70%铜比例,约有铜料2.5克。    ??南宋一斤六百克,可以铸1500个。(这边两三四克的都是指一文铜钱,五文十文约重8——11克)    ??而一斤铜料才四百五十文,仅以铜的收购价计,朝廷是大赚。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