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章 多读读书,少想些害人害己的勾当 (第5/6页)
??宋江犹豫了下,没有否认。 ??其实,造反再招安,确实是当时的主流。 ??毕竟在两宋三百多年的历史里,有记载的起义就超过四百次。 ??平均一年一次,还有富余。 ??可这些义军都呈现都有着极为相似的特点——活动范围小、持续时间短。 ??嗯,又小又短。 ??像汉末黄巾、唐末黄巢、明末李自成这种席卷天下的战乱,两宋期间从未出现过。 ??这其实是因为,宋朝统治者对待义军的态度与其他朝代有着天壤之别。 ??在其他封建王朝眼中,起兵造反是十恶不赦的罪状。 ??虽然也有招降的行为存在,但总体仍然是彻底剿灭、绝不妥协。 ??以至於,经常控制不住,弄得越剿越大。 ??首先,官军与农民军作战,赢了还则罢了,若是输了,免不了降罪。 ??许多士兵见势不妙,乾脆摇身一变,就地便加入农民军。 ??反正当兵也是为了混口饭吃,跟谁乾不是乾? ??其次,一旦起义军规模庞大,要剿灭他们,大把大把的钱粮就得流水一样花出去。 ??朝廷不会凭空变银子,最後还不是得摊到老百姓头上。 ??老百姓一旦觉得活不下去,免不了一跺脚一咬牙:反了吧! ??这下就更难顶了! ??於是,宋朝统治者充分吸收了前朝的经验教训——乾脆别打了,招安吧。 ??由於宋朝对於义军的招揽手段,多以升官发财为诱饵,还大肆宣传…… ??许多心狠胆子大的平民百姓、地主商贾,甚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