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2章 《乱起太平山》:下笔有神 (第15/37页)
缘巧合,退出边军後,开始在地方上攀爬仕途,听客栈三爷说当年是一个很有志向的年轻人。 ??走入街道极长的孩儿巷,各色铺子都有,除了正儿八经的店铺,还有好些个包袱斋。穷酸秀才模样的,多半是家道中落的;鬼头鬼脑的,多半是包袱中物件来路不正,走了旁门路数,或者乾脆就是梁上君子。 ??街上这些上不得桌面的包袱斋交易,陈平安觉得很有意思,双方有了买卖意向後,便去往一个僻静角落,也不嘴上谈钱,只在大袖之中比画。姚近之笑言此举被戏称为“笼中对”,除了象征铜钱、银子的独有手势之外,数字也有讲究,食指窝成钩形就是九,食指中指相叠为十。 ??在这条孩儿巷,陈平安三人各有收获,除了裴钱。 ??姚近之得偿所愿,购买了一堆历朝历代的被誉为名泉的古老铜钱,价格有高有低。这还不算什麽,姚近之在一间小铺子找到了几片瓦当,有饕餮纹的,写有吉祥语的,还有一整套四神瓦当,哪怕隔着帷帽白纱,陈平安都能感受到她的惊喜。 ??出门後她便多了一只包裹,陈平安说了句帮忙背的客气话,姚近之赶紧拒绝了。 ??朱敛买了两本披着志怪外衣的才子佳人小说。 ??陈平安则买了一支白玉螭龙发簪,素身,并无篆文,龙纹简洁流畅。陈平安一见锺情,却觉得有些贵了,掌柜竟然开价八十两银子,说这是前朝一位琢玉大家的手笔,只是没有落款而已,不然三百两都不卖。若是在大隋求学那会儿,陈平安掉头就走了,现在咬咬牙还是会买下。 ??好在姚近之上去言语了一番,砍到了三十两银子,大致意思是自己就收藏有那位大家的一件传世玉雕,是一株水仙,那才叫玲珑奇巧,对於此人雕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