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3章 倾斜装甲! (第7/10页)
。” ??“关於炼钢生产过程,必须严格要求工人遵守《氧气吹炼生产管理条例》,质量放在第一位。” ??质量第一! ??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氧吹炉虽然成功了,但这不代表军工局就能玩得转,站在现实角度出发,像这种尖端冶金工艺设备,没有个一年功夫很难吃透。 ??如果急於追求产量,很容易出现问题。 ??这是余华不愿意看到的。 ??“是,一定遵守规章制度!”陶明达面容严肃,眼中露出尊重之色,立正点头,正声回道。 ??对於氧吹炉创造者余华,他心中无不充满尊敬,尽管余华岁数比他年轻十岁。 ??榆林钢铁厂可以没有他陶明达,可以没有自家领导陈康,可以没有工程队杨志,但绝对不能没有余华。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余华,就没有氧吹炉。 ??陶明达是官田兵工厂时期的老人,曾经担任过杂械厂厂长职务,毕业於江苏苏州中学,高等中学学历,拥有不俗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基础。 ??人家原本还在抗大学习,结果陈康一封调令,就把陶明达从抗大调来担任榆林钢铁厂厂长。 ??民国授高等中学之学历,无论放在哪里,皆属於高级知识分子,这是组织队伍之中不可多得的高级人才。 ??“另外,我给起重工组的孙鸿、炉前工组王强和罗洪涛三位同志请功,孙鸿在首次冶炼试验和试生产期间表现出色,零失误完成每一次起吊工作,技艺娴熟,应当给予奖励,王强和罗洪涛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工作,保障钢水冶炼,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