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6章 探花及第 (第2/3页)
雀跃无比的大喊:“夫人,咱们二公子,一甲探花!” 哗! 不仅是宋家包的厢房里爆发出欢喜的声音,隔壁几个厢房也有了动静,想必是顾二的嗓门够大,全都听到了。 梁氏兴奋地与大女儿抱在一起,一家子都开心得不行。徐mama更是当场跪地,朝着皇宫的方向,拜了三拜。 想不到啊,会试第十九名,殿试居然混了个一甲进士!肯定是因为长得好占了便宜! 别说, 还真是这样。 进大殿接受皇帝问话的人,宋辰旭只有十八岁,是其中年纪最小的,长得面如冠玉,唇红齿白,让人见了就喜欢。 皇帝本来就对宋建鸣的两个儿子挺感兴趣,不过宋大郎的策论中规中矩,排名开外,他没机会问话,倒是宋二郎谈论土地兼并问题的文章被放在了前二十里面。 皇帝问话的时候,宋二公子很是有些紧张,但他这些年南南北北地到过不少地方,亲眼见过老爹如何发展一地的民生经济,平日里又常受到三meimei的影响,他是个有悟性的,脑子里的想法大胆而有新意,直接提出“士农工商”的工不应排在农之後,如今有了玉米,有了土豆,有了红薯,民众有能力填饱肚子之後,就应当提高各工种的匠人地位,大力发展“工业技术”,“农业安邦,实业兴国”,还例举了他在岭南和江南的一些见闻,并且有理有据说明了,发展工业为何不会影响农业,反而会促进农业发展。 这些他自己是越说越顺溜,虽说观点十分大胆,但一时间没人能够驳倒他。 皇帝也越听越是双眼发亮,特别是当宋辰旭提到修水泥路这件事,是如何调动各地物资交流,如何使国库充盈,如何加强中央对於偏远地方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