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 以退为进,拯救杜衍的相位 (第4/5页)
官家成为仁君的路!” ??包拯面带疑惑。 ??“官家已年近不惑,自亲政以来,我们与西夏三战全输,被迫增加岁币求平安,军事上毫无建树;而今新政又以失败告终,朝堂上亦无建树;且官家还没有儿子,这可是顶着不孝的名头,令天下百姓都说不出口!” ??“如今他好不容易博得一个‘仁’的名头,习惯於宽仁待人,私下恩赏减罪,以得人心,还要被臣子掐断,他能不生气吗?” ??“官家虽仁善,但不是圣人,咱们想着青史留名,官家何曾不想?这种内降诏书的小事,既然不影响朝政,让官家做了又如何,何必要较真呢?” ??包拯听得苏良这麽一说,才突然意识到官家竟然过得这麽可怜! ??被朝臣监管。 ??被后宫催生。 ??天下百姓过得不如意了骂他反他。 ??西夏辽国缺钱了便想方设法从他的口袋里挤钱…… ??苏良已经说得很委婉了。 ??简言之: ??赵祯亲政十余载一事无成,好不容易博得一个“仁”的名头,杜衍还阻止他行仁善之举。 ??包拯无奈地揉了揉脑袋。 ??顿时明白苏良为何说他手里的奏疏将加速杜衍罢相了。 ??赵祯是个顺毛驴。 ??包拯挺杜衍,就相当於助杜衍干涉赵祯的那一点点皇权自由。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