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台谏官_第31章 朝堂之上,打太极的好手(求追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章 朝堂之上,打太极的好手(求追读) (第2/5页)

了一众经筵官。

    ??……

    ??三月三,春光大好。

    ??汴京城繁华依旧,车水马龙。

    ??南薰门外柳枝绽绿,还未被某些喜欢送别的文人折走。

    ??这一日,垂拱殿上又吵起来了!

    ??根源来自於三司使张方平呈上的一道奏疏。

    ??随着新政落幕,诸多新法皆被废除。

    ??其中就包含已经实行了大半年的科举入学预试之法。

    ??此法为考究学生人品,更好地为朝廷选取德才兼备的良士。

    ??要求天下学子必须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才能应举。

    ??因此法推行。

    ??朝廷出钱,各个州县都开始立学,建设州学、县学。

    ??州学、县学属於半公益化官学,很多穷县都没有实力建设县学。

    ??此法虽废,但各个州县的州学、县学都已经盖起来了。

    ??有的甚至已经开始招生运营。

    ??“官家,各地州学县学已立,若立即废除,已花的钱算是白扔了;若不废除,那还须继续投钱,亦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说话者,正是三司使张方平。

    ??三司,掌天下财权。

    ??三司使,看似风光无限,是个大肥差,其实是个出力不讨好的苦差事。

    ??大宋商贸繁荣,赋税不少,但根本禁不住花。

    ??官员俸禄、皇室开支、军队补给、夏辽岁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