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台谏官_第12章 不加班!准时应卯,准时放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章 不加班!准时应卯,准时放衙 (第2/4页)

    ??赵祯在奏疏上批注,表明自己的不舍与悲痛。

    ??这样闹腾一番,证明了君贤臣忠後,赵祯才免去其首相之职。

    ??一番厚赏之後,让其以检校太傅、同平章事为镇安军节度使。

    ??这样做,也是为了让其它臣子看到君恩厚重。

    ??只要为朝廷出力,便能名利双收地安享晚年。

    ??紧接着,中书职位变动。

    ??枢密使杜衍成了首相,参知政事贾昌朝成了枢密使。

    ??在大宋,枢密使和参知政事调个的情况很常见。

    ??枢密使之职,几乎是拴条狗都能乾。

    ??与此同时,赵祯欲提拔知青州的陈执中为参知政事。

    ??听到这个消息後。

    ??谏院的蔡襄和孙甫顿时坐不住了。

    ??在大宋。

    ??朝堂官员有一条很严重的鄙视链。

    ??进士出身的官员看不起恩荫出身的官员,恩荫出身的官员看不起吏人出职的官员。

    ??而以上三者,皆看不起靠军功补授的武官。

    ??陈执中的父亲乃是太宗真宗期的宰相陈恕,其以父荫入仕,当下的名声官绩都很一般。

    ??恩荫出身之人,大多只能得个闲职,除非有大功绩。

    ??像苏舜钦这样的官二代,恩荫为官很容易。

    ??但还是拚了命读书,以考中进士为荣,就是这个道理。

    ??中书相公、枢院三司要职,那都是为进士出身的官员预留的。

    ??蔡襄和孙甫认为陈执中“资浅自负,不学无术,非宰相器”。

    ??二人入垂拱殿,与皇帝赵祯理论,吵得不可开交,最後也没有辩出一个结果。

    ????……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