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铸青春_第九十三章 为家为国为身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 为家为国为身死 (第4/4页)

批判,我们这节课单从它的文学价值来分析。”

    “书中的人物由我们都作者曹雪芹创造,所有的诗自然也是曹雪芹一个人写出来的。”

    “我们现在翻到《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院夜拟菊花题。”

    “我们可以结合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判词来观察曹雪芹对於人物的塑造。”

    “首先我们知道,宝钗和黛玉在同属於一个判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

    “二人皆是当时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宝钗是大家闺秀,到最後虽然和宝玉结婚,但宝玉遁入空门。”

    “林黛玉则是死在了宝玉结亲, 虽然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但最终离不开玉带林中挂的凄婉结局。”

    “在偶结海棠社的是不,二人对於这一盆白海棠所做的诗句,就很明显的可以体现出二人的性格特征,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作者曹雪芹也预示了他们的结局。”

    “黛玉的清高,最终泪尽而亡的凄惨在‘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一句中就很有体现。”

    “三分白是偷自梨花,清香又是借自梅花,正和黛玉自身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身死魂灭,甚至无人祭奠。”

    “红楼梦中,黛玉前世乃是绦珠仙草,作者曹雪芹把白海棠和黛玉的身世相联系……”

    “接下来我们一起读一下这些事儿,再分别联系曹雪芹对人物的设定……”

    一堂课下来,每个人都认真的听着,侯老师讲的尽兴,只觉得下课哨声是那般突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