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 (第6/10页)
之兄弟古亦称为甥,後世改称为舅,或妻舅、舅子,也可按与妻的长幼之序分称为舅兄舅弟,即俗称的大舅子、小舅子。 ??对於妻子来说,夫又称为婿。夫之父为舅,又称为嫜,後来又称为公。夫之母为姑,後来又称为婆。古时连称为舅姑或姑嫜,後来则称为公婆。夫之兄为兄公,後来称为伯、大伯子。夫之弟为叔,後来称为小叔、小叔子。夫之姊妹为女公和女妹,後来统称为姑;分为大姑子、小姑子。夫之弟妇为娣妇,夫之嫂为姒妇,简称为娣姒,又叫妯娌。 ??妇与父母与婿之父母相谓之婚姻,後来称为亲家。分开来说,则妇之父为婚,婿之父为姻。两婿相谓为娅,後代俗称为连襟、襟兄、襟弟。 ??综上所述,可见妻族亲属称谓纵向汉二代,横向仅及妻同胞兄弟姊妹,不及从兄弟;母族纵向为四代,横向则只有同胞及一从;父族自高祖至六孙共计十三代,横向自身至族兄弟有三从。陈建元主编:《中国社会——原型与演氏》,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83~85页。这种情况,正如《礼记·大传》所云:“同姓从宗,合族属。”“亲者,属也。”在这个庞大的亲属体系中,“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爰百姓,爰百姓故刑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庶民安故财用足,财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礼俗刑(型),礼俗刑然後乐。” ??7“以亲九族” ??先秦之时亲属关系虽然庞大,但宗亲关系却以“九族”为限,九族以内的亲属俗称“内亲”,九族之外的亲属无男系血缘关系的俗称“外亲”。故《尚书·尧典》云:“以亲九族”。所谓九族一般从直系方面,由已身上推至四世高祖,下廷至四世玄孙;从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