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风俗史(全五卷)_第七十二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第7/17页)

生疮,还能长出茶树一般浓密的黑发。剃头时额顶要留“聪明发”,脑後要蓄“撑根发”,眉毛则全都剃光。江苏吴县男孩留桃形发,表示长寿,女孩则前後左右留四丛,扎小辫儿。此时,婴儿的胎发又称“血发”,受之父母,除了要留一些表示对父母的尊敬、孝意外,剃下来的也需谨慎地收藏起来。有的地区是将胎发用红布包好,缝在小孩枕头上,有的则是搓成圆团,用彩线缠好,挂在床头辟邪。在北方许多地区,满月剃头的礼仪要由婴儿的舅舅主持,或必须有舅舅参加;舅舅没来,则要让婴儿手捏蒜臼,以示舅舅在场。《中华全国风俗志》载,安徽寿春“婴孩满月剃头後,须请舅父怀抱,游行通衢之上,遇行人则谓小孩曰:‘认得否?弗要怕。’”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五,《安徽》。又载浙江湖州“婴孩满月剃头之後,须与舅父怀抱前走,姑父撑雨伞遮於婴孩头上随之,赴街游一圈。”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四,《浙江》。这里的“游行通衢”、“赴街游行”就是指婴儿外出,其目的是使婴儿见见世面,将来不怕生人,出息、能乾。

    ??6.百日礼送百家衣

    ??婴儿出生百日叫百晬,宋代以後,就有“百日礼”习俗。民国时期,西北、中原一些地区称做百日礼为“过百岁”;北京城则有称“百禄”者,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京兆》云:“一百日後,名曰百禄,请客与满月时同。”

    ??百日礼亲友携礼来贺,主人设宴款待。在山东,百日礼多在婴儿出生的第九十九天过,一般由姥姥、妗子、姨姨、姑姑等来送礼庆贺,比较亲密的街坊朋友也有来送礼的。所送礼物除食品果蔬外,便是小儿衣饰,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百家衣和百家锁等,“百家衣状如僧衲,是集各种颜色的碎布头连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