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8章 诸葛亮的想法 (第2/2页)
??重新认识了百姓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人,有着怎样的诉求。 ??战国时,孟子曾言,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切莫要小看一个老百姓个体的力量。 ??做好一个个普通人的安排,他们拧成一股绳时便能爆发出巨大的力量。 ??比如,夏邑。 ??夏邑在诸葛亮刚来之时,整个县人口不过两三万,县城里的人口也就一万左右。 ??税赋不过八千两纹银。 ??半年後, ??夏邑的人口翻了一倍! ??增长到了接近六万之数。 ??税赋更是翻了四倍。 ??达到三万余两。 ??夏邑新开的纺织作坊,粮油作坊,河运作坊,钢铁作坊等等增至六十余家,总计雇工数量增至八千余人。 ??其中尤其以河运为最重要的经济支柱。 ??这便是诸葛亮作为县丞向县令提出的第一道措施。 ??振兴河运。 ??夏邑距离下邳很近,可道路却并不算通畅。 ??在他看来,一个县若想要富裕,道路通畅是前提。 ??而夏邑并没有那麽多钱财来重建驰道。 ??不如先转向河运。 ??购买船只,兴办河运,将夏邑生产的多余的粮油、纺织物销售出去,同时购买百姓所需的日常用物。 ??只要货物流通起来,夏邑便有得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