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_第114章 朱元璋的强权烙印!(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章 朱元璋的强权烙印!(求订阅) (第2/7页)

甚至不断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试图让大明不重蹈历史覆辙,陛下可谓是什麽都看,但在我看来,陛下漏看了一样。”

    “便是经济之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民间有句谚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陛下对元朝的包税制深恶痛绝,因而大明初立,便废除了包税制,但当真废除了?”

    夏之白嗤笑一声,满眼的不屑跟讥讽。

    朱元璋眉头一皱。

    “没有。”夏之白一脸清冷,漠然道:“元朝的包税制,就如字面意思一般,就是国家将一个地区的某种税,承包给一些人,朝廷每年从这些人手中收取承包费,只不过元朝收取的承包费很高。”

    “而羊毛出在羊身上。”

    “负责某种税的官员或商人,便会向百姓索取更高的钱粮。”

    “陛下在天下推行的定税制。”

    “又何尝不是一种另类‘包税制’?”

    “陛下还在天下推行定额制,朝廷规定每年生产多少铁,生产多少盐,少了则补,多了就封矿,就是想将天下维持在一定不变的状况,但天下真的能如陛下所想?始终维持不变?”

    “不可能的。”

    “就如陛下清理贪官污吏一般。”

    “陛下从起兵开始,杀了多少贪官污吏了?”

    “天下的贪官污吏可有绝禁?”

    “而在今年颁布的《御制大诰》中,陛下在其中说了这麽一些话。”

    “陛下听闻古今的君臣,担当天下重任,关心民生疾苦,制定纲纪造福百姓。可谓君臣同心,志气相投。皇天后土被感动,四海五岳也愿意县令,於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给人足。”

    “但反观大明朝,情况却全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