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_第96章 人人有衣穿,岂不美哉?!(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6章 人人有衣穿,岂不美哉?!(求订阅) (第2/6页)

麻等收拢,再进行纺织,最终再销售出去。

    一来可以为民减负,至少百姓很多家庭,不用再焦虑到时得交布了,二来,也可以借此推广纺织业,安置更多的民生就业。

    於国於民都有利。

    不过夏之白也清楚,按照现有的纺织技术,效率并不会高,只是把原本在家中织的时间,放到了工厂,因而提高效率,才是当务之急,对於这方面,夏之白也想到了应付之策。

    便是‘飞梭’!

    至於车床,夏之白没考虑。

    太贵了。

    但在大纺车的基础上做一些改进还是可以的。

    这也让夏之白心生感慨,幸好当初读书时,还是认真看了书,也听了讲,不然还真想不起有‘飞梭’这种划时代工具。

    夏之白道:“我的确有心开一个纺织工厂,也会雇佣不少的人,但当下的纺织机,却是并不适合,所以会做一些改进,不然完全是亏本的。”

    “收上来的麻、棉、桑的处理,也是一个棘手的事,因而在最初,并不会急於动工。”

    “而是会跟盐厂、煤矿一样,做一定的‘解放’,大家群策群力,思考改进之法,大家若是有什麽好的想法建议,可以去告诉周知事他们,若是被采信,则会获得相应奖励。”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相信百姓的力量跟智慧。

    这是夏之白现在要做的路,在金钱的利益驱使下,不少人都会迸发出极强的积极性跟创造力。

    这是彼此受益的。

    只是这部分‘知识产权’被夏之白轻易收买了。

    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