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_第72章 士人的时代过去了!(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章 士人的时代过去了!(求订阅) (第4/6页)

范仲淹更是曾言: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周官有常籍,岂云逐末人。”

    “叶适也曾言:抑末厚本,非正论也。”“若这只是少数人的言论,或许不值得深究,但连范仲淹这般大才,都有此言论。”

    “便足以证明,当时天下已有不少士人,认识到了商业的重要,也肯定了商业的作用,继而才有了後续提出不该抑制商业发展的建议。”

    “与此同时。”

    “在宋朝的治理下,儒家的义利观也变了。”

    “孔子当初说的是:君子喻於义,小人喻以利。”

    “然而从宋代开始,利与义的关系不再对立,而是转化为了共存。”

    “苏洵便提到:利在则义存,利亡则义丧。”

    “也是从宋朝开始,经商不再是丢人的事,做官的大多都是读书人出身,学的是儒家经典看重名节,在以往,只要是有经商的想法,也会为当代的主流人群笑话。”

    “但在宋代却不然。”

    “官员不再受到这种偏见,能够自如的经商了。”

    “甚至,因为商人地位的提高,官府还特意放宽了要求,准许商人通过科举为官。”

    “在当时父商子仕极为普遍。”

    “当然官府也做了些遏制之法,不过在丰厚的利益面前,终究都成了废纸一张。”

    “此後元朝横扫天下,对治理天下并不上心,施行包税制,任由地方自行管理,而这进一步加剧了地方官商勾连的情况。”

    “宋代出现的官员经商状况,经过元朝的放纵,达到了更为夸张的地步,官商勾结垄断市场与民争利,强买强卖,贪污腐败的人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