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蜉蝣天子剑 (第3/4页)
不住。 ??“那就请师父教诲,何为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於臣矣?” ??谢轩抿了口茶,笑道:“竟然考校起师父来了……此句出自《韩非子·二柄》,意谓君主听凭臣子私自施予刑罚与恩德,将反为臣子所制。” ??“君王本就应该将权力交予臣子,这就是朝廷设有三省、六部、及地方府衙的目的。” ??“那麽你的意思该是如何?” ??“放权、分权、限权。” ??“嗯?” ??这三个词,让谢轩一愣,纵使他饱读诗书,竟然没明白其中的意思。 ??“放权,诸葛孔明多智近乎妖,事无大小,事必亲躬。但就在他北伐身死之後,蜀国日渐衰落,再无能人可用。” ??“卧龙先生鞠躬尽瘁,死而後已,蜀国之败,罪不在他。” ??“师父,我们谈的是人才培养,而不是千秋功过。反观曹魏,魏武帝不仅招揽了荀彧、锺繇、荀攸、郭嘉等八大谋士,还收服了张辽、乐进、於禁、张合、徐晃等十几员大将。” ??谢轩无法反驳,曹魏逐鹿天下的资本正是这些谋臣武将。 ??“魏武帝用人不疑,他四处征战,无论钱粮还是家眷,诺大的後方,全部交给荀令君。” ??“令君的忠义,亦是千古佳话。” ??“请问师父,荀彧任职尚书令的数十年间,可有施恩於大臣?可有刑罚於部属?” ??“自然有。那分权又是何意?” ??“意谓权力分开,建立制度、施行制度和监督制度的部门分开,保持各司的独立,又彼此制衡。” ??“三省六部,以及御史台,便是如你所说。” ??萧洛狡黠一笑:“可在君主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