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振大明_第9章 银章密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 银章密奏 (第4/5页)

   ??但是这种做法,在太平时期还好,在内忧外患之时,是绝对不可行的。朱由检不相信一个大学士,能处理那麽多事务。

    ??所以万历皇帝的做法可以参考,但是不能采用。

    ??真要说值得学习的,当然是专制顶峰的军机处。

    ??但是明朝的文官脖子比较硬,没有被满清入关杀怕。他们不可能像清朝那样,愿意跪受笔录。

    ??朱由检只能挑着学一点,看看效果怎麽样。

    ??想到和军机处配套的密折奏事制度,朱由检问侯保山道:

    ??“奏疏经过通政司、文书房,才能送到御前。”

    ??“这其中有泄露的风险,对於军国大事,可谓颇有不利。”

    ??“有没有秘密奏事的制度?又由谁来掌管?”

    ??侯保山在文书房多年,对这种事情也有一些了解,闻言顿时回道:

    ??“嘉靖老爷的时候,曾赐大臣银章,可以密封言事。”

    ??“据说是洪熙老爷首创的,银章上有‘绳愆纠缪’四字,意为举发错误、纠正过失。”

    ??“但是在嘉靖老爷之後,就少有银章密封言事了。外面的大臣觉得这种事见不得光,会有损自己名望。”

    ??朱由检却不管这些,他只觉得自己找到了破局办法。只要有这个祖制存在,自己就能不断扩大,让它成为新制度。

    ??想到这里,他对侯保山更加满意了,道:

    ??“你在文书房的工作做得不错,看得出是用心了。”

    ??“以後银章密奏的文书,就由你来掌管。”

    ??“想想怎麽让银章密奏更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