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朱元璋_第116章 火炮上舰?鸣梁海战是个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6章 火炮上舰?鸣梁海战是个啥? (第4/5页)

导致,为了让火炮不炸膛,铁质炮管就得造的足够的厚,而火炮炮管越厚,整体重量就越大,而由於此时火药的威力也不足,所以想要打的远,那就得适当加长炮管,得到的结果就是,想要获得一门合格的铁质火炮,整体重量基本上都是千斤起步。

    ??想想看,现在大明水师的大船,也就是几百吨的排水量,而一门炮加上配套的火药、石弹,就得好几千斤,排除掉物资、人员、设备等必须上船的载重後,还能剩下多少冗余用来装载大炮呢?

    ??撑死也就搭载几门或者十几门铁质火炮。

    ??而且现在的水战主流战法还是以撞击或者接舷战为主,火炮基本都是陆师攻城打固定靶的时候才会跟炮车一起用,譬如江南最後一战,就是朱元璋带领二十万大军围攻张士诚的老巢苏州城。

    ??这一战里,史料记载“徐达领四十八卫将士围城,每一卫制襄阳炮五座、七稍炮五十余座,大小将军筒五十余座,四十八卫营寨周列城围,张氏欲遁,不能飞度,铳炮之声昼夜不绝”.炮指的是炮车也就是投石机,襄阳炮就是俗称的“回回炮”,即蒙古人围攻襄阳时候用的配重式投石机,七稍炮则是有七个拉索需要数十人才能发动的人力杠杆式投石机,至於大小将军筒指的就是火炮了。

    ??而火炮上舰用於水战,而且是一艘舰船装载这麽多火炮进行作战,那就相当於彻底对水师战术进行了变革。

    ??说实话,真没人尝试过,有什麽效果没人清楚;是否要为了这种武器而专门改变船体设计,也没人知道。

    ??所以,俞通源和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