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9章 攻破庐州,大军凯旋 (第2/3页)
大家的一个资历:当年,我官居何职,一个月才拿多少多少俸禄,与朝廷同舟共济、同甘共苦。那时候,你小子在哪呢?现在天下平定了,你跟我争官,凭什麽啊? ??当然了,最让文官们高兴的,还是朱元璋这个态度。 ??在朱元璋手下,做什麽官员最难? ??谏官啊! ??渡江之前就不用说了,朱元璋的身边没多少文人,更别提什麽谏官了。 ??後来,朱元璋占了太平府,大军能吃饱饭了,来投奔的文人也多了。有些文臣,就想做朱元璋的“魏征”了。 ??但是,朱元璋的好脾气,那是对少数有限的几个人的。对普通文官,就着实不怎麽样了。接连砍了十来个脑袋之後,再也没有文官敢给朱元璋提意见了。 ??又过了几年,朱元璋读书多了,觉得这也不是个事儿。於是乎,命汪广洋、李胜瑞为谏官。这两个人上朝的时候,举着一块白色的牌子,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执法议理”。那白色牌子设立的目的,就是让朱元璋控制不住自己脾气的时候,看看这块牌子,别再胡乱砍了谏官的脑袋。 ??但是,现在,汪广洋升了,任中书省的右司郎事。现在吴国还没有六部,但是,毫无疑问,汪广洋在职权,不在唐宋年间任何一部的尚书之下。 ??李胜瑞你呢?这老实孩子。有一次劝谏言辞太过激烈,白牌都没保住他的命,被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