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3章 传庐唱名,太子恩德 (第2/3页)
进士,就必须有过硬的理由了。 ??在历史记载中,到了明朝中後期,甚至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科举考试前六名,才有入阁拜相的资格。科举二甲,才有成为各部尚书的资格。科举三甲,宦海沉浮,最高不超过三品。 ??现在虽然还没有这个潜规则,但是,用脚指头都能想出来,殿试名次对仕途的影响。 ??而且,事实上,现在朝廷对进士们入仕後最初的官职,已经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後一千名,“赐同进士出身”,初入仕途,为流外四至六等小吏。 ??第四名到第一千名,赐“进士出身”,初入仕途为流外一至三等小吏。 ??前三名,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这三个人,不必从吏做起,直接授官。榜眼和探花,官授九品,在翰林院任职。状元郎,官授八品,直接在中书省行走。 ??所以,虽然这两千人的进士的位置已经稳了,但是对於殿试还是非常看重的。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殿试,就是大明所有进士的起跑线! ??…… ??…… ??简短截说,殿试结束三天后,阅卷结束,宣布进士们名次的时候到了。 ??这件事有个专门的名目叫做“传胪”,也称“传胪唱名”。也就是说,在奉天殿上,皇帝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