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劫失败的我只能回大明当王爷_第149章 风调雨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9章 风调雨顺 (第1/4页)

    ??第149章 风调雨顺

    ??北方种植水稻最大的问题还是在於气候。

    ??後世北方种植的水稻都是早熟品种,一般都是在清明之前播种,然後经历差不多三个月左右的生长周期,到白露的时候水稻就差不多灌浆成熟可以收割了。

    ??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一百天左右,而在收割过後立刻补种特早熟稻的话,还可以抢在入冬之前再收一茬。

    ??但这种特早熟稻在明朝是没有的,别说是成熟期连九十天都不到的特早熟稻了,就算是康熙御稻这种成熟期一百天的品种也是没有的。

    ??可别小看这只不过是短短十天左右的时间差距,对於古代农事来说,就是能种和不能种的区别。

    ??比如北方种植水稻,如果要到白露之後才开始灌浆成熟,那麽就会歉收甚至绝收,因为白露之後才成熟的水稻在这个时代等不到收割就会因为入秋气温降低而无法成熟,也就没有收获。

    ??这也正是康熙御稻为什麽带动了北方种植水稻,并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种植双季稻的原因,因为它可以在白露,也就是农历七月下旬之前就成熟,这样就能够敢在气温降低之前灌浆成熟,让农民可以丰收。

    ??至於说南方的双季稻那就更厉害了,等於一块田平白多出了一次收获,即便第二季的水稻产量不比第一季,但仍旧极大的提高了田地的出产。

    ??而这也是清朝时期,中国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之一。

    ??这可不光是清朝时期开始推广种植玉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