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9章 人才济济 (第2/4页)
cao是不行的。 “杨顾问,我们理解。一年多都熬了下来,什麽环境都能适应。人的适应能力是最强的,可这些设备不行。别说搬运过程的损耗,就这麽随意的放置在潮湿的露天地里,时间一久,可就全成废铜烂铁咯。有些设备在末日前都很精贵,被水汽氧化侵蚀,很快就会……” “您的心情我完全理解。我答应你,一定尽快建立研究所。缺什麽少什麽甚至坏了什麽,我统统给您弄。大家夥放心,到这儿就算找到了组织。瞅瞅,说话工夫,天都黑了,我估计孙队也回来了。先吃饭,然後再洗个热水澡,换上乾净衣服,安安全全美美的睡到天亮……” 杨小海述说着接下来的安排。说着说着就讲不下去了。因为这些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虚弱不堪的学者们,大都眼含热泪,无语凝噎。杨小海立马想起了被困家中的窘态。一时间,无人开口,湿润的河风趁机将屎尿味儿吹散。 几天后,偌大的“会议室”座无虚席。“基地第二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核电站的食堂是基地中最为完整的大厅,也是唯一适合召开会议的地方。不但位於基地中心,而且是安保最严密的所在。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基本摸清了情况。本市水泥厂有三家。钢厂无,但邻市就是全国公司最大的冶炼基地,空运的话,不远。难办的还是玻璃。”薇妮坐在宽大的会议桌後,一左一右都没人。 自从杨小海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